由于出發點不同,人們對什么是電能質量問題的定義的觀點不一樣;到目前為止,存在多種定義。但是各種定義大體上是一樣的,人們認為電能質量就是指電力系統通過公用電網供給用戶的交流電能的品質。理想狀態的公用電網應以恒定的頻率、正弦波性和標準電壓對用戶供電。但由于電力系統中各種原因,這種理想的狀況并不存在。
一直以來人們將電能質量等同于可靠性,很顯然這樣的觀點在現在是很不全面的。從涵蓋的范圍上講,電能質量至少包括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和提供相關信息等三個方面的內容。供電可靠性一般是指電力完全中斷超過某個確定的值,比如一分鐘,其原因可能是有由于故障后重合閘或自投裝置動作造成的。電能質量包括電壓質量和電流質量,它反映的是電壓和電流偏離標準波形和頻率的程度,進一步講,電壓之來臨包括電壓偏差、電壓頻率偏差、瞬變現象、波動與閃變、欠電壓、過電壓、暫降(暫升)與終端、電壓諧波、電壓陷波、電壓不平衡等;而電流質量包括電流諧波、間諧波、次諧波、相位超前與滯后等。提供相關信息是指通過檢測和評估手段獲得有關電能質量的數據,并按一定的標準將其提供給相關參與者。